優、劣質「米線」識別竅門[圖]
品質好的米線具有大米的天然色澤,手感柔韌有彈性。
劣質的米線入口酸度較大,有時甚至有刺鼻的氣味。
劣質卷粉色澤為雪白色或白色中有烏青色,用手指摸上去感覺粘手。
劣質的餌絲(餌)顏色為淡黃色或雪白色,彈性差。
劣質鮮麵條呈綠色,色澤很鮮艷,並呈半透明狀,這是加了色素的鮮麵條。
添加劑損害健康
米線富含碳水化合物,低脂或無脂,含少量蛋白質。一碗煮或蒸的米線只含150卡熱量,無脂肪,可配上有減肥作用的炒蔬菜,如包菜、花菜或歐芹等食用。
另外,有些米線生產企業為了提高產品口感、外觀或出品率,超量或超範圍使用了食品添加劑,還有些小商販為了降低成本,在大米粉中摻入玉米粉,再加「吊白塊」增白、防腐,更有些米線生產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陳化糧,陳化糧含有大量黃曲黴素(致癌物質)導致米線發黃,加入甲醛可使發黃米線變白,同時又可防腐防霉。因此要享用各種美味的米線,最好去信譽好的飯館。
米線的製作方法
米線為一古老食物,古烹飪書《食次》之中,記米線為「粲」。《齊民要術》中謂「粲」之製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調至稀稠適中,灌入底部鑽孔之竹勺,粉漿流出為細線,再入鍋中,以膏油煮熟,即為米線。宋時,又有徐南卿《招飯》詩句「米纜絲作窩」,可見其時米線干品為鳥窩狀,與如今昆明所制干米線如出一轍。
如今雲南米線製作仍有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複雜,生產費時,然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其曬乾後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貯藏。
過橋米線的傳說
關於過橋米線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滇南有一位秀才專心於文墨,獨居於南湖中小島苦讀,賢惠的妻子為了給丈夫補養身子,就將米線以雞湯相煨,每天過橋送飯,丈夫更加發奮苦讀,終於金榜題名,一時傳為美談。由於妻子每日過橋相送,因此被稱為過橋米線,也稱狀元米線。因其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流傳至今。過橋米線又名列雲南各種風味米線的首位。
- 上一篇:「煲湯」如何留住營養[圖] 下一篇:螃蟹科學做法宜蒸不宜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