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湘菜館各地飲食
很多朋友都有開餐館的衝動,只是時機未到,未將衝動化作行動。而「我家」的創建就是幾位充滿衝動、創意和幻想的廣告從業員,完完全全的餐飲門外漢,憑著一股衝勁開辦的。
九十年代未,湘菜已席捲京城,而廣州地區的湘菜仍是處於大排檔家庭經營,只注重其口味,而忽略就餐環境,服務水平,更別提品牌包裝了。但是幾乎所有的廣州湘菜館都門庭若市、高鵬滿座。有的門外還有二十多號人待等位。這幾位廣告人員看在眼裡,大家都心想如果我們辦一家有品牌的、有服務、有裝潢的、重衛生的湘菜館,必定比這些大排檔店更能吸引層面更大,人數更多的顧客。
1997年元月位於淘金北路的第一家「我家」湖南家鄉菜館開業。正如股東的期望,當天晚上就有三十多人在門前等位。「我家」是第一家將湘菜由大排檔提升為餐廳的店子,也是往後其它湘菜創辦人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店內菜譜最高記錄一天偷去三本,而上至廚師下至服務員都是高薪聘請的。其後「我家」又在體育西路開設了當時在廣州的最大規模的湖南家鄉酒樓,也是第一家將湘菜由餐廳模式提升為酒樓模式的湘菜,當時大家都對如此大型的湘菜舊樓背負著高租金的壓力是否有生存空間帶有疑問,確實開業初期困難重重,但經過調整後,用「三減一加」的方式將很多以前不嗜辛辣的客人也帶進了「我家」。所謂「三減一加」是將湘菜的油量、辣味、鹹味減少,而「一加」就是把粵菜的色加入湘菜中。二個月後,也同時出現250多個餐位都有應付不了客人的局面,其它實力強的湘菜創業都也紛紛開設同樣形式的店子,而且比「我家」更上檔次,湘菜此時在廣州有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而2002年在天河東開設的新「我家」更將湘菜提升到豪華的檔次,其裝修有品味,同時提供海鮮和魚翅等高檔食品,服務更是粵化。同時將湘菜推向高檔次和大規模的競爭和發展。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湘菜館都有從「我家」培養出來或在「我家」首先落腳的廚師等。因為「我家」的員工就是信心的保證,而「我家」的股東都希望湘菜在廣州有健康的發展。
- 上一篇:烏克蘭人的飲食習慣各地飲食 下一篇:文化菜中華食藝一絕各地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