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菜炒胡蘿蔔醬的做法(圖)
炒胡蘿蔔醬
【菜名】 炒胡蘿蔔醬
【所屬菜系】 浙江菜
【特點】 【功效】養血益氣,延年益壽,適宜於正常人或病後體虛調養之用 此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及維生素C。因此多吃胡蘿蔔能防治維生素缺乏症。胡蘿蔔中的纖維素還能刺激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消化。胡蘿蔔營養豐富,對人的健康很有幫助,被民間譽為“平民人參”,有健脾和胃、壯陽補腎、化滯下氣等功效。維生素D有利胚胎骨骼的骨化和發育。
【原料】
瘦豬肉300克 胡蘿蔔100克 豆腐乾1塊 海米10個 黃醬6克 醬油3克 料酒3克 熟豬油50克 玉米粉(濕)6克 香油3克 味精 蔥末 薑末 食鹽各適量
【製作過程】
(1)把胡蘿蔔、豆腐乾切成0.66厘米見方的丁;把瘦豬肉切成肉丁;海米用水泡透;將胡蘿蔔用熟豬油炸透撈出。
(2)把鍋放到武火上燒熱後倒入熟豬油,隨即放入切好的肉丁進行煸炒;待肉丁內的水分漸少,鍋內響聲增大時,把鍋移到文火上;到響聲變小,肉的水分已盡,再移到武火上,炒到肉的顏色由深變淺時,即放入蔥末、薑末和黃醬;待醬滲到肉中放出醬味時,加入料酒、味精、醬油,稍炒一下加入胡蘿蔔、豆腐丁、海米等,再炒一下,淋上香油,炒勻即成
【用法】可每日佐餐食用
【菜譜營養】
胡蘿蔔
學名/拉丁語:Daucus carota
英語名字: carrot
別名: 紅蘿蔔、甘荀,
營養成分
1. 益肝明目:
胡蘿蔔含有大量胡蘿蔔素,這種胡蘿蔔素的分子結構相當於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症;
2. 利膈寬腸:
胡蘿蔔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
3. 健脾除疳:
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的必需物質,有助於細胞增殖與生長,是機體生長的要素,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4. 增強免疫功能:
胡蘿蔔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蔔中的木質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
5. 降糖降脂:
胡蘿蔔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更適宜癌症、高血壓、夜盲症、干眼症患者、營養不良、食慾不振者、皮膚粗糙者。
食物相剋
酒與胡蘿蔔不宜同食,會造成大量胡蘿蔔素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而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導致肝病;
另外蘿蔔主瀉、胡蘿蔔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營養含量
每100克胡蘿蔔中,約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鐵0.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0.02~0.04毫克,維生素B20.04~0.05毫克,維生素C12毫克,熱量150.7千焦,另含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各類品種中,尤以深橘紅色胡蘿蔔素含量最高,各種胡蘿蔔所含能量在79.5乾焦~1339.8千焦之間。
胡蘿蔔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參”之稱。胡蘿蔔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蔔,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蔔,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
中醫認為胡蘿蔔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補肝明目、清熱解毒、壯陽補腎、透疹、降氣止咳等功效,可用於腸胃不適、便秘、夜盲症(維生素A的作用)、性功能低下、麻疹、百日咳、小兒營養不良等症狀。
胡蘿蔔富含維生素,並有輕微而持續發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從而使皮膚細嫩光滑,膚色紅潤,對美容健膚有獨到的作用。同時,胡蘿蔔也適宜於皮膚乾燥、粗糙,或患毛髮苔蘚、黑頭粉刺、角化型濕疹者食用。
- 上一篇:浙菜三彩菠菜的做法(圖) 下一篇:乳椒空心菜的做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