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大青蝦500克,嫩黃瓜200克。 [製法] 1、青蝦治淨;黃瓜洗淨切成圓片;中間捅一小孔,穿在蝦尾上,裝盤。 2、將蝦環入8成熱油鍋中一汆即倒出瀝油;香油燒至5成熱,用花椒嗆鍋,放入薑末,料酒、高湯、精鹽、蝦環,翻炒裝盤即成。

[原料] 豆瓣350克,鹹蛋黃150克,瓊脂10克,綠色菜汁25克,搾菜末10克。 [調料] 鹽、味精各1.5克,湯150克,黃酒3克。 [操作程序] 1. 瓊脂洗淨、泡軟,放碗裡加湯後上籠蒸至融化(保持溫度)。 2.鹹蛋黃、豆瓣分別蒸酥並分別攪成沙狀。再分

基本材料 干蟹肉45g,淨冬瓜200g,精鹽、白糖、紅糖、姜、蔥、澱粉各適量 製法:將蟹肉放入碗內,加少許湯,放上蔥、薑片,上屜蒸20分鐘,冬瓜切3公分的片,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備用,鍋坐火上,放入底油,煸出香味後,加入蒸好的蟹肉,倒上蒸蟹時碗裡的湯,加精

主料:白菜、紅果 1、白菜去根部頂部,選上好的嫩層,切成長方形打上鳳尾刀,切成薄片放清水中浸泡30分鐘。 2、山查去籽,去蒂洗靜放水鍋中熬至糊狀,撈去雜物放入冰糖熬化到入溶器中涼透。 3、白菜撈出瀝靜水放中盤灑上山查汁即食用。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

特點: 此菜白、紅、綠、黃四色相映,色彩樸素清新,雞肉肥嫩異常、味道酸辣鮮香。 原料: 嫩母雞1只(1000克左右)、紅干椒10克、花椒子1克、黃醋50克、紹酒25克、蔥25克、姜25克、鮮肉湯100克、味精1克、精鹽3克、熟豬油100克、麻油2、5克、濕澱粉2

材料:大烏參2支、水發魚翅500克、紅花汁10克、上湯500克、自製鮑魚汁100克 製作方法: 將大烏參用水烤焦表皮刮淨用熱水發12小時,取出加上湯煨制酥軟,裝盆澆鮑汁,做成兩枝筆桿。水發魚翅用上湯煨制入味裝盒做成兩個筆頭,原湯加紅花汁調味,勾芡澆

在北方,人們最喜歡吃的就是豬肉燉粉條子,又香又解饞。 這主要是北方盛產土粉,就是用土豆磨出漿,然後經過濾,墩缸、過包、炕粉子、兌凡、叫瓢、把粉又漏進開水的鍋中,然後撈出,在外面涼干。 東北民間處處是粉坊。 一到秋冬,遠村的屯子裡,那

[原料] 河蝦250克,九制陳皮15克。 [調料] 糖35克,鹽、味精各5克,黃酒5克,蔥末3克,姜未2克,麻油2克,精油500克(實耗15克),湯50克。 [操作程序] 1.剪去河蝦的須,洗淨後濾干水分;陳皮切成末。 2.油鍋燒熱,放入河蝦,用旺火熱油爆熟

原材料: 五花肉200克、姜、蒜子、蔥各10克。 調味料: 滷水2瓶、XO醬10克、麻油5克。 製作過程: 1、滷水用鍋燒開,五花肉洗淨,切成大條,放到滷水裡,鹵至熟透,撈起切片,姜、蒜子切末,蔥切花。 2、燒鍋下油,放入姜、蒜子,煸

空心菜 又名通菜。由於空心菜很易繁殖,產量大,售價相對便宜,是一種價廉的營養蔬菜。 身體虛弱、血壓低的人士不宜多吃,因為空心菜有降血壓的作用,吃後會抽筋,就是這個原因。 空心菜能利小便,如患濕熱,可以空心菜煲湯,每天飲一大碗,便能去濕熱

搾菜 搾菜是以芥菜加上一些醃料醃製而成的,是四川的地道菜,味道香脆,可送粥和送飯。 搾菜除了在雜貨店買到的散裝外,也有罐頭製品。散裝的搾菜有時由於擺賣時間長,因為疏氣而變得較韌;而罐頭搾菜則沒有這個缺點。 罐頭搾菜已經處理,開罐後即可食

芥菜 芥菜通常分為大芥菜和小芥菜,市面黨見的多為小芥菜,有人又稱之為「南風芥菜」。有些人認為芥菜寒涼而味帶苦,事實上它的營養價值頗高。 芥菜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粗纖維和水炭素。能消暑清熱,明目安胃。雪裡紅 雪時紅是芥菜類中的一種葉菜

中國生菜 中國生菜和西生菜都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和維生素。儘管有人嫌中國生菜味道略帶澀,但卻有種與別不同的「鄉土氣息」;宜用作放湯,或灼熟加上蠔油來吃。西生菜 西生菜是從外地保鮮進口。爽甜可口,適宜生食、做沙律或生菜包。 生菜含維生素A、B、C

白菜 白菜即浙江一帶人稱的青菜。食後能通利腸胃,利大小便,清熱,兼可防止皮膚病。 經常覺得缺乏津液,唇乾舌燥,或者牙齦腫脹,常流牙血時宜多吃。菜乾 菜乾是用新鮮的白菜曬乾而成,菜乾的好處既可貯存作長年食用,經太陽曬後,更吸收了日光的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