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鴛鴦鯉
工藝:
燒
口味:
此菜明汁亮芡,頭尾相連,一邊紅色,一邊白色,紅者酸甜,白者鹹辣,質感外焦裡嫩,誘人食慾。
類別:
湖南菜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鯉魚 750克
輔料:
青豆 10克 玉蘭片 15克 澱粉(蠶豆) 30克 火腿 15克 香菇(干) 10克 小麥麵粉 20克 雞蛋 60克
調料:
小蔥10克 番茄醬50克 姜1克 香菜20克 味精2克 鹽3克 白砂糖20克 香油3克 黃酒25克 豬油(煉製)7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活鯉魚去鱗、鰓,在腹部切口去內臟,片開魚尾,切開脊背,剔去整條脊骨,成為頭部相連,身、尾分開的兩片;2. 鯉魚洗淨後盛入盤中,用黃酒、精鹽抹遍魚身,醃約10分鐘,擦乾水待用;3. 將水發玉蘭片、香菇、瘦火腿分別切成0.3 厘米見方的丁;4. 將雞蛋磕入碗內攪發,加入干澱粉、麵粉、清水15毫升拌勻,一半抹在魚皮上,餘下的抹在魚肉一面;5. 炒鍋置旺火,放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將魚下鍋,炸至外表淡黃,裡面熟透;6. 將兩片魚腹均朝上擺入盤中,形成魚和頭部相連,身、尾分開的形狀,似兩條魚;7. 炒鍋內留油25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玉蘭片、薑末、香菇、精鹽炒出香味,接著放入青豆、火腿、味精、蔥段燒開;8. 用濕澱粉勾芡成白汁,澆在一片魚腹上;9. 炒鍋內放熟豬油,燒至六成熱,下番茄醬、白糖、蔥段燒開,用濕澱粉勾芡成紅汁,澆在另一片魚腹上;10. 兩片魚身再澆上芝麻油,香菜洗淨拼放在兩條魚腹中間即成。
工藝提示
1. 鯉魚要鮮活,並在清水中養二日。水髮香菇要色烏片大,去蒂後切丁;
2. 魚剔脊骨時,刀要緊貼著骨頭,注意不可損傷魚肉;
3. 炸時「重油」,使製品外焦裡嫩。魚頭翹起,身尾分開,形似兩條;
4. 勾芡要濃稠,鼓起大泡,汁能掛住手勺為準;
5.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2. 魚剔脊骨時,刀要緊貼著骨頭,注意不可損傷魚肉;
3. 炸時「重油」,使製品外焦裡嫩。魚頭翹起,身尾分開,形似兩條;
4. 勾芡要濃稠,鼓起大泡,汁能掛住手勺為準;
5.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歷史文化
1. 「鴛鴦鯉」是湖南傳統名菜。寓鴛鴦雌雄成雙成對,片刻不離而得名;
2. 鯉魚入饌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據《史記?孔子世家》「索隱」載:春秋時期人們把鯉魚作為貴重禮品互相饋贈。民間以鯉魚作諸魚之首,烹作菜餚。
2. 鯉魚入饌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據《史記?孔子世家》「索隱」載:春秋時期人們把鯉魚作為貴重禮品互相饋贈。民間以鯉魚作諸魚之首,烹作菜餚。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鯉魚:鯉魚忌與綠豆、芋頭、牛羊油、豬肝、雞肉、荊芥、甘草、南瓜、赤小豆和狗肉同食,也忌與中藥中的硃砂同服;鯉魚與鹹菜相剋:可引起消化道癌腫。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